玳瑁石斑魚

生態

通常單獨或一對出沒。 以小型魚類、蟹、蝦和蟲為食。 可由雌性轉性為雄性。 雌性於標準長達至約19厘米時性成熟。 五至九月是此品種在香港的繁殖季節。 在香港水域曾紀錄到14歲的個體。 於19世紀60年代期間,本品種是香港東面的淺水區域和潮間帶最常見的石斑。

描述

  • 魚身滿佈六角形至圓形的棕色斑。
  • 尾部有與身體相似的棕色班,而另一相似的品種網紋石斑魚的尾部則有小黑點。
  • 另一用來分別玳瑁石斑魚和網紋石斑魚的特徵在胸鰭基部下方。只有 E. quoyanus 在此部位有兩條深棕色紋。

俗名: 玳瑁石斑魚, 花頭梅

科的統稱:石斑

學名:Epinephelus quoyanus___(Valenciennes, 1830)

最大長度: 全長40厘米